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>资讯 > > 正文

1岁2月患儿诊断为隐睾!及时手术,睾丸复出

2023-03-29 01:10:09    来源:名医在线网

(声明: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,为了保护患者隐私,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)

【基本信息】男,1岁2月

【疾病类型】隐睾


(资料图)

【治疗医院】锦州市中心医院

【治疗方案】入院后完善彩超等检查,并行右侧睾丸固定术。

【治疗周期】4天,门诊随访。

【治疗效果】患儿术后患儿恢复良好,一般状况可,切口部位未见红肿、液体渗出,换药时可见切口部位愈合良好,阴囊无肿大。

一、初识患者

我在门诊出诊时,一位青年女性抱着自己的孩子来到诊室,面带焦虑与愁苦,我赶紧嘱咐青年女性坐下,并询问来就诊的原因。青年女性略带哭腔的和我说道:孩子现在1岁2个月,半年前我就发现孩子阴囊部位偶尔会变得空虚,但因为睾丸偶尔也可出现在阴囊里,所以刚开始也没太在意,想着可能是没发育好,等孩子再大点就发育正常了。

但是这半年来,阴囊里偶有空虚的现象没有一丝改善,而且我周围人知道这情况后都建议我带孩子去医院就诊,于是我就带孩子就诊于当地医院,说是隐睾,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治疗,所以来就诊。

二、治疗过程

我为患儿进行查体,检查时发现患儿右侧阴囊空虚,在右侧腹股沟处触及到了睾丸,左侧阴囊内可触及睾丸,包茎。根据患儿情况,我初步诊断患儿为隐睾。

患儿入院后,为进一步明确诊断,我对患者进行睾丸部位的超声检查,检查发现患儿双侧阴囊内空虚,右侧腹股沟可见1.2*0.6cm的低回声,左侧腹股沟可见1.2*0.6cm的低回声,形态尚规整,回声尚均匀,提示患儿为双侧隐睾。

根据彩超结果,患儿右侧隐睾 左侧游走睾丸诊断明确,因患儿年龄大于1岁,结合患者具体病情,充分考虑后决定行手术治疗。

完善血常规、肝肾功、凝血系列等术前检查,结果未见明显异常,征得患儿家属同意后,积极进行术前准备,确定无手术禁忌症后,给予行右侧睾丸固定术治疗,通过腹股沟,将横断鞘状突切开,游离出睾丸和精索,将睾丸放置于阴囊处,并进行固定。整个手术过程顺利,患儿安返病房。

患儿手术后,我按时给患儿伤口进行换药,切口部位未见红肿、渗出等,患儿术后恢复良好。同时向患儿家属讲解隐睾的相关知识,减轻患儿家属的心理焦虑。

三、患者在治疗中注意事项

1、给患儿进食易消化的食物,多饮水。

2、患儿进行卧床休息,并将右侧下肢外展,避免髋部弯曲。

3、保持伤口部位清洁、干燥,防止感染。

四、患者的治疗效果

患儿入院后完善彩超等检查,并行右侧睾丸固定术,术后患儿恢复良好,一般状况可,切口部位未见红肿、液体渗出,换药时可见切口部位愈合良好,阴囊无肿大。

患儿出院后,我叮嘱患儿家属注意切口部位的卫生,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时,及时门诊就诊。

五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

1、多进食纤维素高的食物,防止便秘。

2、避免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操作。

3、每年进行门诊随访,检查患儿睾丸情况。

六、医生感悟

隐睾,即隐睾症,发生于小儿时,称为小儿隐睾症,指隐睾在发育的过程中出现异常,未将至阴囊,多为单侧,且右侧多于左侧。

发生隐睾症的病因尚不明确,可能与遗传、内分泌等因素有关,有隐睾症家族史、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等,容易出现小儿隐睾症。

隐睾症的患儿,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,主要表现为阴囊部位空虚、扁平,部分可触及腹部包块。一般体格检查可进行初步诊断,通过彩超等检查可确诊。我们这位患儿,查体时发现右侧阴囊空虚,结合彩超结果,确诊为隐睾。

隐睾症的治疗,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决定。一般来说,患儿年龄小于1岁时,可应用激素进行治疗;激素治疗无效或年龄大于1岁的患儿,需进行睾丸固定手术。经过治疗后,可减少对患儿将来生育功能的影响,但若不进行治疗,容易出现腹股沟疝、精索扭转等,甚至可以导致不育。所以,我们这位患儿选择睾丸固定手术治疗。

我们这位患儿,其实家长在1岁前就已经发现异常,如果当时来医院就诊,可能通过激素治疗即可好转,但因1岁多才来医院就诊,只能通过睾丸固定手术进行治疗。这也提示我们,当发现孩子睾丸异常时,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。

姓名:杨福利

单位:锦州市中心医院

科室:泌尿外科

职称:主治医师

关键词:

«上一篇: »下一篇: